6月6日是第28个“全国爱眼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关注普遍的眼健康”。随着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,以往一些不多见的眼部疾病也变得越来越常见,其中一种眼底病变比较“青睐”长期加班、压力大、容易焦虑的人士。中山大学中...
眼睛,被人们喻为“心灵之窗”。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。近年来,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、低龄化趋势。预防“小眼镜”怎样关口前移?近视矫正服务市场如何规范?针对社会关切,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调研走访。我...
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。目前,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经超半数,并且出现低龄化趋势。专家建议,不要等孩子有症状了才去看医生,早筛查、早发现才能守护孩子明亮的未来。广西南宁4岁的萌萌这两天老是不停眨眼睛,到...
“儿童的身心健康,不单单身体要健康,心理也要健康。”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日前表示,对家长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,提高家长识别儿童心理卫生状况的能力十分重要。专家提示...
原标题:眼干伴有轻度瘙痒、易疲劳、视物模糊等症状 预防干眼症需改变用眼习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如何让这扇窗户更清晰明亮?今年6月6日,是第28个全国“爱眼日”,其活动主题是“关注普遍的眼健康”。近日,浙江省...
5月30日,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(以下简称西南医院)获悉,由该院康复科牵头制定的脑卒中康复国家标准《脑卒中踝足矫形器应用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已于近日发布,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。《中国脑卒...
5月24日早上六点多,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王芳(化名)和老公带着11岁的女儿贝贝(化名)出门,赶往北京儿童医院。贝贝因为个头偏矮,在医院接受生长激素治疗,需要定期复查。“小肚子明显,得减减了。”北京儿童医院内分...
“千万别打减肥针!吃啥吐啥,最后吐出来都是黄疸水,头特别疼,脑子迷迷糊糊的,最后到医院打了止吐针也不好用。”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其打“减肥针”后的遭遇,根据其就诊记录显示,在自行注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...
近段时间以来,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。一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,可能会在短期内存在乏力、心跳加速、肺功能下降等症状,有人因此担心,感染新冠病毒后会留下后遗症。对此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...
针对公众们普遍关心的“二阳”症状是否严重,“阳”的次数越多症状是否会越重,对身体的伤害是否越大?“二阳”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?是否会留下后遗症?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。“二阳”之后,症状比...
“听说抑制骨龄生长,就能‘骗’过身体,让孩子一直长高?”近日,这种“增高”方法在家长的朋友圈中传播开来。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,选择给孩子吃药、打针抑制骨龄,企图骨骼闭合更慢,为孩子长高“争取时间...
长期音乐训练可增强老年人言语感知能力延缓脑衰老,音乐有妙招不管是什么年纪,如果能尽快开始学习一门乐器,甚至开始唱歌,可能都会让大脑衰老得更慢。所以我们鼓励中老年朋友学习一门乐器或声乐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...